如何改善数码印花机面料的色牢度?
数码印花面料的色牢度是衡量印花品质的关键,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耐用性与美观度。色牢度不足会导致面料褪色、沾色,降低使用价值。以下从多个环节分享改善色牢度的有效方法。
做好面料预处理
面料状态对色牢度影响重大。天然纤维含蜡质、果胶等杂质,合成纤维表面有油污,这些都会阻碍墨水附着。预处理时,可用中性洗涤剂浸泡面料30分钟,再用清水冲洗至pH值为6-7,完全去除杂质。
不同面料需针对性处理。棉麻面料可经低温等离子处理或浸轧亲水剂,增加表面粗糙度和亲水性,让墨水均匀渗透;涤纶等化纤面料进行碱减量处理,去除表面皮层,增强吸附能力。同时,控制面料含水率在6%-8%,避免过潮导致墨水扩散或过干使纤维脆化。
合理选择墨水
墨水与面料的兼容性是色牢度的基础。棉、丝等天然纤维素纤维,优先用活性染料墨水,其分子能与纤维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,耐洗色牢度达4级以上;涤纶、锦纶等合成纤维,搭配分散染料墨水,通过高温升华让染料渗入纤维内部。
混纺面料可采用“双墨水系统”,分别适配不同纤维。选择含高反应性基团的墨水,且确保在保质期内,储存于5-30℃避光环境,防止成分分解影响固着能力。
优化工艺参数
打印时,控制墨量和图层很重要。墨量过大会导致墨水堆积在面料表面,易脱落,可降低图案色彩饱和度或减少打印层数。同时,保证喷头喷射均匀,避免局部墨量集中。
固色环节需准确把控。活性墨水打印棉麻面料后,汽蒸固色温度102-105℃,时间8-12分钟,之后用冷水冲洗去浮色;分散墨水打印涤纶面料,高温焙烘温度170-190℃,时间30-60秒,温度不足或过高都会影响效果。
此外,打印环境湿度控制在50%-60%,温度20-25℃,为墨水渗透和固着提供稳定条件。
重视后处理与检测
后处理能强化固色效果。固色后的面料要充分水洗,活性墨水印花可先用冷水冲洗,再用中性皂液在40℃以下洗涤;分散墨水印花用温水冲洗表面残留助剂。
对色牢度要求高的面料,水洗时可加1%-3%的固色剂,增强耐洗性,但需控制用量以防手感变硬。定期按标准检测耐洗、耐摩擦色牢度,对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并调整工艺。
通过以上全流程的优化,能有效改善数码印花机面料的色牢度,提升产品质量与使用寿命。